星期日, 九月 6

释迦牟尼佛的历史

释迦牟尼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
釋迦牟尼)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釋迦」重定向至此。關於一種叫做釋迦或佛頭果的水果,詳見「蕃荔枝」。
釋迦牟尼佛陀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紀的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出生
約公元前563年或前623年
藍毗尼園,現在的尼泊爾境內
逝世
約公元前483年或前543年
拘屍那揭羅,現在的印度境內
釋迦牟尼(
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民間信徒也常稱呼佛祖,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
目錄[
隱藏]
1 姓名釋義
2 生平事跡
2.1 受孕
2.2 32個奇蹟
2.3 覺悟以前
2.4 成佛之後
3 著名弟子
4 基礎理論
5 歷史宗教
6 祖國、語言
7 參考資料
8 外部連結
9 相關注釋
10 參見條目
11 延伸閱讀
11.1 英文書籍
11.2 日文書籍
//

[編輯] 姓名釋義
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譯又作能仁寂默
[1]、釋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所以「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悉達多」(
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2]。這才是他的真正名字。
傳統上認為「喬達摩」或「瞿曇」(Gautama)是釋迦牟尼的氏族名稱,即釋迦族
祖先姓氏[3]。但這應非他的姓氏,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由《梨俱吠陀》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Gautama[4],所取的另一個名字[5]
大乘佛教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毗盧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6]

[編輯] 生平事跡

健馱邏國公元1世紀的佛像,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出身於釋迦族,
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7]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認為南傳佛教的推斷誤算一周期60紀年。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又傳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滅之說。[來源請求]

[編輯] 受孕
巴利語經典的一部分──
本生經和公元二世紀記錄佛陀生平的梵文佛所行贊的記載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王后在夢中受孕的經過以及他的成長。
「四個守護天使來到,把她連床提起,帶到
喜馬拉雅山。……然後這四個天使的妻子們前來,把她帶到阿諾達蒂湖,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屬人的污垢。……不遠之處便是銀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內鋪好一張聖床,床頭向東,扶她躺在床上。當時,未來的佛陀已變成一頭壯碩的白象。……他爬上銀山,……繞著母親的床遊行三次,右邊向著那床,從她的右側碰她,看來進入了她的腹內。她於是在這個仲夏的節日懷了孕。」
王后把這件事奏告她的國王丈夫。國王於是召集了64名顯赫的
印度教僧侶,賜衣食給他們,叫他們解釋這夢。他們的回答是:
「王上不必憂慮!……你將會有一個兒子。他如果繼續在家裏生活,就會成為普世的君主;但如果他厭世出家,就會成為佛陀,驅散罪孽的雲霧和這個世界的愚昧。」

[編輯] 32個奇蹟
據説有32個奇蹟在佛陀降生後接踵發生:
「大千世界突然震動,顫抖,搖撼。……所有
地獄的烈火都熄滅;……許多人的病霍然而愈;……所有樂器不奏自鳴;……浩瀚海洋的水變成甘甜;……整個大千世界頓時變成莊嚴華麗的花環。」
後來佛陀在一處稱為蘭毗尼的
娑羅樹園中降生。當時王后意欲攀住樹叢中一根最高的娑羅樹枝,那樹竟然彎低樹幹讓她攀到。她攀著樹枝站在那裏,就分娩了。
「他從母腹出來,就像個說法者從講經座下來,或像人從梯子下來一般,伸開雙臂雙足,身上絕沒有沾染母腹內的雜質……。
[未來的佛陀]一生下來,就在地上站立穩固,向北走了七大步,頭上有白色天篷隨著。他觀察世界的每個方向,以無比莊嚴的口吻宣告: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是我最後一次降生,從此永不再降世了。」

[編輯] 覺悟以前

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
釋迦牟尼,根據經典記載,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於
蘭毘尼園無憂樹下。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Mahāprajāpati,音譯為摩訶波闍波提,又叫瞿曇彌 Gautamī)撫養成人。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先後娶三個妃子為妻,並建三幢宮殿安置她們,第一宮納善覺王之女,他的表妹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以耶輸陀羅為正妃,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間,他過著豪華的生活,對宮門以外生涯的滄桑變化一無所知。
隨著時間過去,真相逐漸對他顯露。29歲那年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的兒子羅睺羅在那年出生。據說他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
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於四禪之中觀察諸法緣起性空而「悟道」,證得揭示諸法實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這一傳記的細節與「經典」所載的神奇故事截然不同。除了他的出生年份之外,這項記載普遍為人接納。
[8]

[編輯] 成佛之後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佛陀悟道之後,在
鹿野苑開始傳教,為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稱之為「初轉法輪」。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他為了宣揚佛教,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法25年。[9]八十歲時,佛在毗舍離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因食物中毒[10],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在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人體火化後的遺留物)由摩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編輯] 著名弟子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著名的
十大弟子,他們是:大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婆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比丘尼眾中的皎皎者,則有
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等。
在佛陀滅度後,
大迦葉尊者繼承佛祖衣缽,帶領大眾繼續精進修行、弘揚佛法。

[編輯] 基礎理論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
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關於釋迦牟尼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這些教義又被稱為原始佛教

[編輯] 歷史宗教
在佛陀時代之前,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帶來了他們的宗教,稱為婆羅門教。雅利安人與印度當地的居民戰鬥,經常會呼喚神靈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需要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認為光榮戰死之後可以上升天堂。因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文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當地居民信奉的土著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
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祗以及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
奧義書信仰,它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秘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具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阿藍迦藍學習不用處定,向鬱頭藍弗學習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佛教興起之初,也被認為是屬於沙門團體中的一個分支。在教義上,佛教與
耆那教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因為他們同屬於沙門傳統所致。

[編輯] 祖國、語言
釋迦族自稱為印度甘蔗王(
巴利文:okkāka)[11]族的後裔,與《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同出一系,屬剎帝利種,為古代印度雅利安人。但是因為釋迦族所處偏遠,僻處婆羅門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到達的時間很晚,被認為是未開化地區,所以很有可能是當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純粹的雅利安人種[12]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都是君主制國家;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
迦毗羅衛國[13],採取共和制[14],以憍薩羅(Kosāla)為宗主國。後來迦毗羅衛國受到憍薩羅國的流離王侵略而亡國,整個部落也遭到滅族的命運。
釋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動範圍,在
恆河兩岸的憍薩羅國(Kosāla)、摩揭陀國(Magadha)和毗舍離國(Vaiśālī)之間,所以他說法使用的語言很可能是印度東部的方言摩揭陀語(Māgadhā nirutti, Māgadhikā bhāsā)。佛入涅槃後,弟子們編纂佛典時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摩揭陀語;但是隨著佛教傳播地區的逐漸擴大,在各種方言的影響之下,佛教語言不可能保持純正不染,學者又稱呼此為半摩揭陀語。在阿育王石碑出土之後,學者對於半摩揭陀語開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據
南傳佛教的說法,現存的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語言。但是古印度語言學研究者認為,巴利文應該是來自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源自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語的影響,從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徵[15]
佛教的理論是關於解脫的理論,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絕弟子要求依婆羅門傳統以
梵文為統一的傳教語言,而允許弟子以自己的母語來傳播佛教[16]。因此早期的佛教經典也不以梵文寫成。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三法印 四聖諦 八正道
佛性 三寶 五蘊 涅槃 緣起三無漏學 十二因緣
修行位階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鳩摩羅什龍樹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玄奘 蓮花生 惠能 虛雲 印光
宗派
大乘 小乘 上座部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楞嚴經 楞伽經心經 金剛經 地藏經 淨土經大日經 維摩詰經 藥師經 壇經阿含經 百喻經 涅槃經 圓覺經大般若經 大智度論 成實論瑜伽師地論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