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六月 14

全国佛青之友的历史,马来西亚佛青的由来

全国佛青之友的历史,马来西亚佛青的由来
披荆斩棘(1970年之前) 回顾50年代的大马佛教,社会一般对佛教仍停留在较低的信仰层次。当时的几位僧人如竺摩法师,达摩难陀法师及苏曼迦罗法师等来马之后,佛教青年教育才开始被积极地推展。被喻为“大马佛教青年运动之父”的苏曼加罗法师在1957年来马后更以新颖的方式大力推动槟城佛学院青年组(PBAYC)的各项弘法教育活动。这番努力在当时催化了各佛教青年团的成立,也渐渐地使到较多的青年对佛教有了基础的认识并开始参与佛教弘法事业。分别在1958年及1960年举行的第一及第二届全马佛教青年大会可说开启了佛教青年运动的发展也埋下了日后大专佛青运动的契因。没有佛教青年运动就没有之后的大专佛青运动。在1963年,全国佛教徒为有“大马佛教青年运动之父”誉称的苏曼迦罗法师〔V.Sumangalo,1903-1963〕的圆寂而深感悲痛。与此同时,许多的佛教青年组织在缺乏领导与推动下亦进入冬眠状态。然而在因缘瞬息万变的60年代末,佛教青年似乎亦存在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当时,一群有心的佛教青年份子目睹其它宗教积极与激进的布教态度,加上佛教界普遍上死寂沉沉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团结的力量。这些青年认为过去佛教徒所缺乏之弘法精神已阻碍佛教在我国的发展。佛教青年应该团结,集中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共同酝酿一股佛教新兴力量,为我国佛教之发展与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更大之贡献。 开启热忱(1970 – 1985年) 在1970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17个佛教青年团体之代表汇集于马来亚大学,参与了一项由数个雪兰莪州佛教青年团体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佛教青年研讨会。而其中就有七个单位是来自于大专佛学会,一共占了出席团体(共十七个)之四十巴仙。值得一提的是,这研讨会促成了雪州佛教青年联合共事的创举,而其中一半的筹委是来自马来亚大学、工艺大学、工艺师训学院及农业学院的代表。研讨会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当时佛教界的困境作出策略性的探讨,包括如何建立佛教青年正确的人生观,并积极落实佛法于生活中。此研讨会同时也商讨设定全国佛教青年团。此外,代表们对研讨会其中一项重要议题:重组经停止活动多年之佛教青年联谊会或成立一个新的替代组织,进行了积极与热烈的激辨。历史性的一刻就发生于7月29日研讨会的最后一天,大会一致通过解散佛教青年联谊会而成立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ofMalaysia)(后称“佛青总会”)。它并于同年12月28日获得我国社团注册局批准成立。佛青总会的成立在促进全国佛教青年组织之间的互动,团结与友谊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及带领佛教青年活动,尤其是推广佛教青年教育,成为了佛青总会当时重要的议程。当时成为佛教青年组织的领导层的多半是在藉大专生,佛青总会首任会长也是由马大医学系的学生陈永康担任,而总秘书一职也都由当时的马大生担任。成立初期共有二十个佛教青年团体加入佛青总会。从研讨会的目标可以探知当时的大专佛青已酝酿着令人鼓舞的醒觉意识。他们深切的从佛法中受益,崇高的宗教情操推动着他们关心佛教的现在与未来。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促使佛青总会的成立,同时也开启了大专佛青爱教护教的热枕,为发展大马佛教而共同努力。。 从1970至1974年,大专佛青都能直接参与及担任佛青总会的理事。然而,在1974年发生的校园运动(华玲事件)后,政府重修了1971年的大专法令。此法令禁止在藉大专生参于校外团体的任何活动及联系,这也直接影响了佛青总会的操作。自1976年后,佛青总会的领导层便由大专毕业生或社会人士担任。然而,大专法令的修订也改变了大专生参加活动的形态,大专佛青从此更活跃及专注于参加校园内的活动,许多大专佛学会也因大专佛青的需要而成立了。佛青总会也相应的成立了大专协调单位以联系各大专佛学会,并提供各大专硬体及软体上的协助。 辛勤耕耘(1985 – 2000年) 八十年代初,大马政府推行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并全面性在国中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这个政策促使以英语为主要学习背景的华裔子弟逐渐减少。进而改变了以英语为主要媒介语的佛教青年在大专学府占大多数的情况。相对的,以华语为主要媒介语的大专佛教青年却有开始领导大专佛学会的趋势。八十年代中期,继程法师从台湾学成归来后,积极在大专院校弘法,还创办了全国大专佛青生活营及禅修营。继程法师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顺应了当时大专生的学佛趋势。继程法师在回马后,也加入并积极参与佛青总会。学生们也因亲近法师而对佛青总会有所认识。在继程法师成为总会长,领导佛青总会的那一段时期,更吸引了一批大专佛青毕业生的加入。弘法人员是大专佛学会较缺乏的一环。在大专院校的要求下,佛青总会安排了弘法人员及讲师到大专主持佛学课程。八十年代末是佛青总会积极推动系列有关组织训练的时期。这亦成了大专佛青在参与训练课程后认识佛青总会的开始。有者更通过佛青总会的协调,安排讲师到大专学府主持训练课程。为了能更有效地协助大专佛青推动佛教工作,佛青总会在八十年代末成立了以大专毕业生组成,为联系当时各大专佛学会的小组。从1990年开始,此小组正式成为了佛青总会其中一个常务委员会,名为“大专协调委员会”,并由当时的全国理事林日汉居士领导。1997年,此委员会尝试划分成几个小组,以便能更全面性地协助大专佛学会。2000年,陈志伟领导此委员会(当时称为“大专佛青联系委员会”)并广招毕业生参与。此举开启了此委员会集体领导的新景象,进而让成员在所擅长的领域,更积极地与大专佛学会配合及提供支援。 “全国大专佛青社区服务计划”的发展(后称“社区计划”),更促进了佛青总会与大专佛青的互动。1987年,马来亚大学佛学会拟办类似下乡的服务性活动,但其所提呈的活动策划书却遭到马大学生事务处的拒绝。其理由为大专院校组织的活动应是在校内进行,而非在校外举办活动。为了坚持举办这项有意义性的活动,马大佛学会寻求了佛青总会的协助。有碍于大专法令的限制,此活动最后却交予佛青总会承办。身为主办当局的佛青总会亦在当时建议此活动公开于各大专院校,以让更多的大专佛青参与。在此因缘条件下,也促成了佛青总会与大专佛青更进一步的联系。如今,大专佛青社区服务计划已进行到第十九届,除了秉持着大专佛青服务社会的特色,也成为了汇聚各大专成员相互交流的主要桥梁。佛青总会更在后期在财务上寻求各方面的援助,包括向大马佛教发展基金会及天后宫乐圣岭佛学会录求资助。后者更是从1997年起至今不间断从其法会中拨款资助大专活动。每一届的社区计划,佛青总会皆会委派代表成为社区计划中央筹委在活动策划上的咨询。在1997年,佛青总会成立以社区计划学员毕业生组成的“社区咨询”单位,以便能更直接及有效地从旁协助社区学员。从2000年开始,此“社区咨询”改由多位社区学员组成的“社区小组”取代。同时马佛青也委任两位前社区计划毕业生负责协调当届社区活动,并从活动筹备开始至两年后计划结束为止。社区计划的成立,促成各大专有更多沟通的机会。因社区计划学员里也有来自大专佛学会的理事,各自大专佛学会的运作及在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自然成了大家交流与讨论的话题。在这因缘条件底下,各大专成员决定成立一个能更有效联系彼此的单位,以协调各大专佛学会的活动与步伐,进而凝聚大专学府佛教青年的力量,以推广佛教活动。职是之故,在佛青总会的主催下,筹备委员会正式于1991年5月17日在吉隆坡十五碑佛寺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在筹备期间,参与的大专被分配各项任务,如拟定宗旨、学会架构、章程等。其中一项工作更谈到应如何更有效地保持并加强与佛青总会的联系。经过两次的集体会议,在佛青总会的见证下,“全国大专佛青协调委员会”(后称“协委会”)正式于1991年12月22日于十五碑佛寺成立。此协委会以秘书处作为协调单位,并采用轮任制,即每一年由不同的大专佛学会来承当。每一年大专佛学会在推动法务时,最需要的是资金上的援助。协委会成立后,积极向佛青总会争取各大专常年活动的拨款。于是,佛青总会通过“大马佛教发展基金会”拨出一年两个活动,合共四百令吉(即一个活动两百令吉)的款项予各大专成员。协委会及其秘书处的行政费亦是通过佛青总会给予支援。 1997年佛青总会通过天后宫乐圣岭佛学会,极力争取其常年法会的慈善拨款予大专佛学会及全国性的大专佛教活动,如前述的社区服务计划、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等。自此以后,一间大专佛学会约可获得一千至两千令吉的常年活动资助。除了大马佛教发展基金会及天后宫常年法会慈善拨款,佛青总会亦曾获得八打灵观音亭资助大专活动经费。至今,唯有天后宫继续拨款给予援助。从通过继程法师认识佛青总会、1987年开始的社区服务、1991年成立至今的协委会、1992年“全国大专佛青运动研讨会”到1997年开始而后演变至今的“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1992年、1995年以至1999年的佛学班课程编辑,佛青总会与各大专在这一段时期的频密往来,是空前的。在未来的日子,佛青总会将继续与大专佛学会携手合作,为大专佛教教育开创一个更全面的局面。 担当使命(2000年以后) 如果说2000年以后佛青总会属下的大专协调委员会开始朝向集体领导的新局面是一个大家所期盼的趋势,那就得感恩那些发生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件。骤然看起来它们都是负面的,如:在两年间大学本科从四年制改成三年制,再改成三年半制,最后三年,三年半和四年制共存;当年政坛里的风波引致某些条例被有意识的收紧甚至局限了大专佛教组织的空间;全世界经济低靡,失业率高涨;再加上一些个别案件,其中包括不当的处理僧俗互动;更多的佛教团体和单位介入大专院校;人事纠纷等。混乱、迷思和压力影响了大专佛学会的正常运作也影响了大专佛青的学佛空间。这些因素促成了1997年的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在相隔多年后再一次的被提出来。或许因为身历其境,大家更能感受到“突破困境”和“追求更进步”的需要。在这样一个严重缺乏精神领袖的大时代里,集体领导似乎成了各大专佛学会的代表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除了细谈大专佛青和大专佛青运动的理念和应对未来的策略,或许确认了自身的个人责任,宗教责任,和社会责任才是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最大的收获。后来,在佛青总会的适度引领下,当年的参与者在毕业以后纷纷选择加入马佛青总会并组成了2000年的大专佛青联系委员会。 然而要把1997年的全国大专佛青思想工作营所提出的理想框架和运作概念都一一通过佛青总会实现,再一次的掀起大专佛青运动的热潮,谈何容易?集体领导意味着必须扩大组织,需要更多的人力专才以及更多层次的沟通。初涉社会的矛盾挣扎、大专佛学会数量骤增再加上佛青总会本身也在经历着结构转变和人事变迁,都无不在增加对大专协调委员会成员的工作量和个人能力的要求。庆幸的是这段时间里有赖于全国大专佛青社区服务计划的苦心经营,着实为大专佛青扳回了不少的分数,迎回了许多的善缘,更坚定了大专佛青的信心和路向。从加叻,新加兰,金马扬,瓜拉里卑,金马士,丹绒士拔,到瓜拉吉赖和新邦另金,社区小组不辞劳苦的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大专佛青翻山越岭,征服各种奇难杂症,与州联委会和属下团体联手把佛教的正面讯息传达了出去;朔造了佛教青年和佛青总会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从佛学班小组演变成的教育小组筹办了第一届的全国大专佛教教育发展工作营。也把酝酿多年的大专统一佛学课程纲要编辑完成。这大大舒缓了大专院校对弘法工作的紧张。同时全国大专佛青生活营、全国大专佛青静修营和全国大专佛青禅修营持续不断的进行,也安抚及匡正了一颗颗学佛的心。因为更浩大的队伍,也吸引了更多的前辈,大德和护法们伸出了援手,纷纷在个人许可的范围内给于了大专佛青无限量的支援与引导。其中包含了主讲课程、带领佛学班、办营会及修行课程、提供经费、咨询服务等,甚至组织了自国大佛学联谊会校友会后的马大,博大,理大等各大专的佛学会校友会。总结这几年的变化,通过适度的调整和变通,马佛青大专协调委员会持续地担当起了使命,也完成了许多了不起的任务。无可否认,集体领导提供了更多的参于与发挥空间,也唤起了更多的关注。有功必有过,有得必有失。其中的隐忧为越来越庞大的大专协调委员会渐渐的取代了全国大专佛青协调委员会的一些作用和形象,也在多项功能上相互重叠了。因为大专协调委员会的成员相对的更有社会经验,大专佛学会往往会以他们马首是瞻而忽略了全国大专佛青协调委员会实际存在的价值。更由于少年时期严重缺乏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培养,越趋繁琐的运作模式似乎难以引导大专佛青的投入,因此许多的历史细节、文档、理念和经验往往容易被忽略遗忘。少了这些真实的内容,留下的就只有个人凭空的记忆以及还有活动表面的模式。离开了续佛慧命这一个佛青总会和大专佛青共同享有的使命,所有的动作将会失却意义,从而变成了负担。感激当年的前辈拥有如斯的前瞻性与智慧,确立了佛青总会和大专佛青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感恩这些年来为大专佛青付出过各种努力和给予支持的高僧大德和善士。 结语——晴空万里 从佛青总会的成立至今,不同时代的佛教青年都积极的投入,在在显示青年除了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佛青总会继续往前迈进的一股活水清流。从学前佛学课本、小学佛学纲要、中学佛青之友至大专佛教教育,佛青总会一刻不敢松懈,期许塑造一个完整的佛学学习环境。 35年前披荆斩棘,35年辛勤耕耘,35年后晴空万里。青年需要佛教,佛教更需要有识大专佛青承继先贤的努力,继续为发展本土的佛教而奋斗。 一声佛青,一生情, 佛青,就是我们第二个家。。。